-
【2022年汶上县招商】汶上:公共资源交易的数字化革新
汶上:公共资源交易的数字化革新 一、跨区域远程异地评标的 “汶上模式” 在济宁市汶上县,公共资源交易领域正经历一场数字化变革。济宁市公共资源交易服务中心汶上分中心与滨州市阳信县交易中心签署《跨区域远程异地评标意向合作书》,开创了跨地市县级交易中心合作的先河。通过高标准建设异地评标室,实现远程可视对讲、联合评审,目前已完成远程异地评标项目 97 个,交易数量居济宁市第一位。这种模式有效打破地域限制,将评标专家库从本地扩展到全省,评标专家随机抽取范围扩大 5 倍以上,显著降低了围标串标的风险。 二、数字化改革的技术支撑与制度创新 汶上分中心的创新实践依托于先进的技术平台。其远程异地评标系统采用区块链技术,对评标过程全程存证,确保数据不可篡改;视频会议系统支持 1080P 高清传输,实现评标专家与招标人、监督人员的实时互动。在制度层面,制定《远程异地评标操作规程》,明确各方权责,建立跨区域协调机制,2022 年与泰安、聊城等地市达成合作意向,累计签订跨区域合作协议 6 份。同时,推行 “评定分离” 改革,将评标委员会的评审意见与定标权分离,由招标人组建定标委员会确定中标人,进一步提升交易公正性。 三、公共资源交易的效能提升与社会反响 远程异地评标带来了显著的效能提升。数据显示,项目平均评标时间缩短 30%,每个项目可为企业节约差旅费约 5000 元,全年累计为市场主体减负超 48 万元。更重要的是,该模式从源头遏制了腐败现象,2021 年以来,汶上县公共资源交易领域投诉举报量同比下降 67%,交易满意度达 98%。相关经验被济宁市公共资源交易中心列为典型案例,在全市范围内推广,2022 年全市远程异地评标项目占比提升至 45%,成为优化营商环境的重要抓手。 四、山东省公共资源交易改革的基层探索 汶上的实践契合山东省公共资源交易数字化改革的总体方向。全省 “十四五” 公共资源交易规划提出,2025 年前实现远程异地评标全覆盖。截至 2022 年,全省已建成跨区域评标合作联盟 12 个,覆盖 16 个地市,累计完成远程异地评标项目超 5000 个。汶上分中心作为县级单位的先行示范,其 “县级联动、技术赋能、制度保障” 的模式,为解决基层交易中心专家资源不足、监管难度大等问题提供了有效方案,被纳入《山东省公共资源交易创新案例汇编》,在全国公共资源交易平台交流推广。
2022-05-10
有想补充的信息?点我投稿

- 联系我们
- 企业入驻
